助力新亞電子使用MES系統提升生產效力
項目背景
新亞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新亞電子,股票代碼:605277)創建于1987年,坐落于浙江省樂清市北白象鎮。公司致力于研發、制造和銷售消費電
子及工業控制、汽車電子線材、高頻數據線材和特種線材等精細電子線材,產品廣泛應用于家用電器、計算機、智能化辦公、工業控制設備、汽車電子、數據服務器及新能源科技等領域。
新亞電子一貫堅持“匠心制造、追求卓越、成就客戶、至臻共贏”的經營理念,堅持高端市場發展戰略,在精細電子線材領域深耕細作、砥礪前行,逐步打破了由日立、住友、百通等國際品牌壟斷高端市場的局面,努力推動精細電子線材的國產化進程。公司終端客戶包括海爾、海信、美的、格力等國內名牌,大金、索尼、佳能、通用等全球知名品牌,以及浪潮、華為、戴爾、惠普等大數據服務器領域的頭部制造商。經過30年的耕耘,公司已發展成為中國消費電子線材細
分行業的龍頭企業,榮獲工信部“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為“中國電子元件百強企業”。
隨著新亞電子經營規模不斷的擴大,發現現有的信息化系統已經無法滿足新亞電子日常生產制造管理的需求。如果缺乏數據和信息共享,從訂單詢價到制造、交付的每個過程,業務人員都將缺少業務決策的可靠依據,更談不上業務模型的軟件化,形成生產進度、成本、質量等關鍵要求預知預防、避免損失與浪費的工作平臺。生產過程管控的越好對縮短產品交期,降低生產成本、減少在制品加快周轉率、控制產品質量等方面是很有幫助。
公司領導敏銳的意識到企業的發展必須要提高公司的信息化水平,信息化不能成為短板從而影響企業的高速發展。公司領導高瞻遠矚,非常重視公司內部的信息化建設,決定與眾銥軟件結為信息化戰略合作伙伴,引進MES智能制造管理系統作為其生產管理平臺,全面推進企業的信息化管理建設。
MES項目實施初期,雙方制定了實施目標如下:
1.建立產品BOM(物料清單)、生產工藝路線、生產工序的加工要求,產品包裝要求、客戶及生產要求、圖紙管理、產品數據的版本管理。
★系統可實現物料數據與ERP的基礎數據無縫集成,無需建二套基礎數據;
★系統可實現同類產品復制并快速建立產品數據功能;
★系統可實現產品數據變更內容的記錄,變更人、變更時間,方便產品基礎數據出現問題查找原因;
★系統可實現同一產品,不同客戶要求、生產要求的版本管理,并可以設置默認最新版本;
2.建立銷售訂單與生產訂單的銜接,支持生產訂單的拆分多個流程卡、手工增加生產計劃單、在生產訂單下達前變更產品BOM及工藝路線、生產執行過程中變更產品BOM及工藝路線,并提供生產訂單列表查詢。實現恒亞投單小料多量的問題,投單生管部門與生產車間管理人員的核對,并考慮到人力出勤對生產計劃的影響。流程卡增加卡類型:銷售訂單,內部(銷售)訂單,來料加工,成品返工、包零等,根據財務要求MES給ERP傳相應的單據類型。
3.建立被生產認可的計劃安排方式,通過基礎檔案產品、工序、加工時間、轉運時間、準備時間、默認工作中心。(工作中心(機臺組),機臺檔案(包括產能),工作中心關聯機臺配置,工作中心(機臺組)關聯可加工工序)的維護,并根據工藝路線分解各工序作業任務,根據工作中心產能,排產至工作中心或機臺。并支持生產過程中工作中心或者生產機臺的變更。
4.建立MES系統與ERP系統采購、庫存的對接,實現存貨的條碼管理、采購收貨、來料質檢、采購入庫、生產領料、生產退料、生產入庫、工序委外、報廢等管理業務,快速處理與相應。
5.建立跟單平臺,避免各部門之間推卸責任,所有單據從銷售訂單->生產訂單->生產流程卡->工序生產進度->產品質檢->包裝入庫->銷售出庫的所有環節都可以在跟單平臺查看,快速追蹤到相應的責任人。
6.建立有效快捷的質檢流程與方案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保障產品的順利產出,同時建立真實有效的出廠報告及內部追溯流程,可以追溯產品原始證書和加工過程。
7.建立設備管理,管控設備報修、巡檢、保養、備件等。
8.建立刀具、模具、夾具管理,管控刀具、模具、夾具的申領、發放、收回、報廢、壽命等。
9.利用先進的數據庫管理手段,提供先進的看板、報表管理和查詢功能。
10.從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全部建立條碼化,使倉庫脫離PC端,可以通過移動端快速找到材料,并進行對應的出庫、入庫操作。
根據新亞電子行業特點提供電線電纜制造MES系統解決方案,系統包括PC端、平板端、移動端三個應用端共計21個大模塊,如下:
PC端:基礎檔案管理、設計卡管理、模具印字輪管理、倉庫管理、產品數據管理、生產訂單管理、生產訂單排產、生產流程處理、委外管理、計件工資管理、生產設備管理、標簽打印管理、客戶投訴管理、系統參數設置
平板端:生產執行管理、倉庫出庫
移動端:銅絞線生產管理、高頻生產管理、委外管理、生產管控管理、ITR報告、E-LPA分層審核管理
基礎檔案管理:
用于包括人員檔案、部門檔案、存貨檔案、用戶檔案、角色檔案、客戶檔案、供應商檔案等基礎資料的同步和維護。
設計卡管理:
根據電線電纜行業的特點(比如同種產品,但是顏色不同,是不同的存貨編碼等),MES系統定制的設計卡管理功能,類似于產品圖紙,用于維護電線電纜產品的產品型號、產品規格、產品工序、產品使用模具、產品使用物料、產品合格證信息等數據。
同設計卡的多個產品的BOM、工藝路線等信息都來源于設計卡功能。
通過在設計卡-工序維護色別信息,可以將是多芯線(芯線工序多顏色或者單顏色多份)、兩兩對絞等的設計卡。在生產訂單下達后,生成所有色別的指令。使生產過程的管理更加細致化,追蹤到每條線的生產過程。
設計卡功能有版本管理,設計卡變更、記錄設計卡每個版本的變更信息,方便追溯。
模具印字輪管理:
用于維護電線產品使用的模具、印字輪、樣線檔案,可以管控每個機臺印字輪領取數量、使用時間。
管理模具、印字輪、產品陽線的申請、發放、收回、報廢等操作。
倉庫管理:
用于管理生產過程中生產領料、生產退料、廢品入庫、倉庫盤點、采購入庫、來料質檢、出入庫詳細查詢、出入庫數據同步ERP等功能。
產品數據管理:
由于電線電纜行業的特殊性,標準ERP的物料清單功能無法百分百滿足BOM制作的要求。MES根據產品特點定制了電線電纜行業的產品數據管理。并按ERP要求格式回傳ERP的物料清單數據。
用于維護產品的生產BOM,工藝路線。對于有多芯線的設計卡的存貨,可以通過在BOM中維護單位用量和芯線根數,系統自動計算出生產訂單所需子件的數量。
系統支持BOM的版本管理,變更、記錄BOM每個版本的變更信息,方便追溯。
生產訂單管理:
ERP生產訂單下發后,MES系統自動同步ERP生產訂單。
MES系統將生產訂單下達后,根據BOM中的工序,自動分解成每道工序的生產指令。計劃再根據工序的生產指令進行排產。如果設計卡中一道工序有多個顏色芯線的,系統會按設計卡顏色數量生成對應數量的指令。
生產訂單排產:
計劃員根據工序上的待排指令進行機臺排產,支持單排、批排、批排直接下達、拆排等操作。
支持待下達修改機臺、已下達修改機臺來應對生產過程出現異常需要調整機臺的情況。
MES系統通過多個月歷史數據的積累,開發了智能排產功能,根據歷史的排單記錄,計劃員可以進行一鍵排產,系統自動將任務單自動分到最優機臺。提高了計劃員的工作效率,現在新亞只需要2個計劃員就可以完成全廠600多個機臺的排產工作。
委外管理:
記錄委外發出、委外收回的信息。并根據維護的供應商、產品、單價自動計算出委外費用。結算完成后將費用信心回傳ERP。
計件工資管理:
根據機臺報工數據,根據機臺標準產量、實際產量、作業工時、廢品等信息計算每個員工每日的工資。使員工在第二天就可以在車間平板上查看前一天工資,提高車間員工積極性。
生產設備管理:
用于維護設備機型、設備分類、設備檔案、機修組、設備故障列表、設備故障分類等基礎信息。
設備管理模塊包括設備維修、設備保養、設備巡檢。
實現車間報工實時推送機修工,機修工接單維修。統計維修從報修-接單-完成-確認全流程管控。
標簽打印管理:
用于生產出的成品、半成品的條碼打印。系統控制機臺操作人員必須按訂單生產數量和產品包裝算出的標簽數量進行申領。避免車間人員胡亂申請導致的資源浪費等。
客戶投訴管理:
用于建立客戶投訴信息,將客戶投訴信息反饋在車間平板電腦中,在下次生產該產品時,提醒員工客戶投訴信息,避免二次出現同樣的問題。
系統參數設置:
用于維護系統中設置的一些全局參數,客戶根據生產車間實際情況,可以自由調節這些控制選項。
生產執行管理:
生產報工、模具/印字輪申領、合格證申領、非標合格證打印、申請領料、老化測試、設計卡查看、作業指導書查看、工資查詢、設備報修、機臺參數表、客戶投訴。
倉庫出入庫:
新亞電子所有自制的半成品以及外購的原材料都已實現的條碼管理,根據該特性,MES系統實現了移動端掃碼來完成采購入庫、生產入庫、材料出庫等條碼功能。
銅絞線生產管理:
根據銅絞線線產品的特點,讓車間員工使用移動端進行開工報工操作。員工需要掃機臺碼、供應商碼、軸碼進行開工報工操作。可以根據追溯到產品的材料、報工、轉序等信息。
高頻生產管理:
根據高頻線產品的特點,讓車間員工使用移動端進行開工報工操作。員工需要掃機臺碼、供應商碼、軸碼(唯一)進行開工報工操作。可以根據軸碼追溯到產品的材料、報工、轉序等信息。
委外管理:
用于給倉庫人員在出庫口,使用PDA掃轉序卡進行委外的發出和收回。
生產管控管理:
根據生產中各個工序不同的管理要求,車間員工在開始生產任務之前,必須要掃足產品所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轉序卡、合格證等條碼的信息后才能進行開工報工操作,根據掃所掃的材料條碼數量計算出可報工數量。從而控制員工準確生產、齊套生產,防止員工用錯料。
ITR:
通過ITR管理實現生產異常的追蹤處理。
問題來源:包括客戶投訴和內審發現;
問題跟蹤:主要方式有問題記錄、預審、分級分類,進而成立處理小組;
問題處理分配:問題定位和指定負責人;
解決方案和計劃反饋:以上步驟完成后,開始提出問題的分析和解決方案,評估方案是否可行,評估后實施;
處理進展和結果反饋:按節點反饋問題處理進度;
處理結果核查:明確問題處理結果,反思問題出現的源頭并提出預防措施,評估是否產生新問題或其他影響。
E-LPA分層審核管理:
E-LPA是一種由組織中各級人員按照預先計劃的頻次定期參與評審并回顧整改為基礎的標準化的評審過程,用以確保制造過程受控并加強精益制造理念。分層過程審核(LPA)是由多個管理層進行的系統審核。對關鍵過程特性進行頻繁的審核以驗證過程符合性。
分層過程審核的目的是確保持續的符合性,從而提高過程穩定性和一次通過率。重在過程管控與防錯防誤驗證審核。
通過E-LPA分層審核管理新亞電子實現了:
1.全員參與。從高層到基層各級別共同參與其中,高層重在規則與關鍵因素檢查;中層重在執行,各項規則要求是否有執行,是否按要求做;基層主要是一線管理員或操作員,主要是細節與參數是否按要求執行,是否有異常等。
2.群策群力,發揮全員創造性。除了規定的檢查,還需要審核者給出適當建議項。涵蓋管理;品質;流程;6S或其它。由于審核人員來自不同的部門,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與意見,可以集眾人力量為企業謀利,發揮全員的無限創造性與價值。
3.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審核是跨部門與跨工序進行的,在審核過程中可以學習未知的知識,或者借簽其它部門與工序好的表現與管理方法,來對比自已部門與工序中的不足之處,取長補短,共同成長。三人行,必有我師,也可以給到一些畫龍點晴之筆的發現。讓自已的管轄的部門與工序汲取到,并改善到不足之處。
4.重在細節。重在細節是關系到任何成敗的關鍵點,只有細節管控做得好,可以獲取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審核初期,問題可能限于表面,隨著時間的推移,表面問題得到改善,細節問題就很容易被發現,細節做好了,其它問題迎刃而解。而且在細節管理的過程中,也可以讓大家有更深層次的建議項,從而打造較好的競爭力。
新亞電子MES系統自2022年1月份正式上線投產以來,經過了6個月的運行應用,充分優化完善了系統在計劃排產、
生產過程管理、業務銜接及設計實現等各方面的問題,運行過程中共收集到運行問題151個。經過貴公司領導的大力支持、各業務部門的積極配合,截至項目驗收151個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可詳見附件《新亞問題跟蹤表》
系統運行過程中共有生計科、電線科、高頻線材科、銅線科、塑膠科、設備科、倉庫、采購部、工程部等業務部門使用,并開展日常業務工作。日常業務用戶共有三百余人,最高并發用戶達到二百余人。
生計科每日從MES系統生產訂單管理模塊下發生產訂單,到目前為止共計78391條生產訂單,日平均訂單400余條。其中押出車間73059條、高頻車間1209條、絞線車間545條、膠料車間3578條。MES系統通過多個月歷史數據的積累,開發了智能排產功能,根據歷史的排單記錄,計劃員可以進行一鍵排產,系統自動將任務單自動分到最優機臺。提高了計劃員的工作效率,現在新亞只需要2個計劃員就可以完成全廠600多個機臺的排產工作。
設備科到目前為止共接受故障信息3168條,已完成3166條,維修中2條。
工程部共制作設計卡13490條,產品數據42374條。并響應新亞電子推行的減費降本理念,減費降本會導致頻繁的修改設計卡和BOM。MES系統增加了BOM子件批量修改、批量替換設計卡、設計卡BOM替換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工程部的工作效率。
隨著對運行問題的解決,業務銜接逐步順暢,納入系統數據準確率不斷提高,目前系統中生產計劃、計劃排產、生產報工、物耗等業務數據完整準確,日常車間管理、設備運行數據記錄及時準確,保證了生產組織有序高效的開展。
并為各業務部門精細化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系統通過各種統計分析功能及報表,為管理人員提供了便利的管理工具,提高了管理效率。